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主办:中共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纪委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监察委
       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        今天是: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廉政文苑 >> 正文

       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

         【发布日期:2020-12-25】 【字号: 】  【关闭此页

        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

        陕西有句老话: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,三千万老陕共吼秦腔。“秦腔如烈酒,五味杂陈,不可一饮而尽。”慷慨激昂,苍劲悲壮,气势磅礴,不仅唱出了秦人的魂,更唱出了大西北黄土地的千年风情神韵。

        秦腔,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种之一。新编秦腔廉政历史剧《关西夫子》前不久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,以慷慨豪迈的秦声秦韵唱响一曲廉政文化建设之声。

        《关西夫子》以陕西历史名人、“清白吏”杨震为原型,以特色鲜明的陕西地方剧种秦腔为表现形式,展现了东汉大儒杨震在知天命之年临危受命,从潼乡学馆赴任荆州惩贪救灾惊动朝野的故事,彰显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以身许国、生死不避的高尚人格,弘扬以“四知”为廉洁镜鉴的“慎独”精神。

        “杨震志在乡野学馆,几十年心血,浇灌桃李满园。”杨震为何阔别生活了50年的家乡,放弃从事了30年的教育事业?为何敢在金銮大殿之上与权臣刘凯舌战?为何敢于旗帜鲜明地表达不与奸佞同朝、不与权贵同流?皆因他“朝廷征辟赴国难”,他看到“良田成泽国遍地饥寒,豪强兼并乘灾患,流民啸聚山林间,官场贪渎案连案,困局重重忧万端”的现状,他要救民于水火,重整好河山。他的执着和勇气都源于心中装着“苟利国家”的使命担当。

        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……”大幕开启那一刻,杨震带着学生大声朗读的这段话,是贯穿全剧的精神之轴。“老百姓赋税,养活了我和你,养活了文武百官满朝臣。”杨震在与太守潘润的对白中说明了为何要重视百姓疾苦、感念百姓恩情。在剧中,刚到荆州的杨震微服私访、走街串巷,看到百姓生活困苦,他悲愤不已。深知“民惟邦本”的杨震,不能容忍贪官污吏欺压百姓、贪墨赈灾粮,因此有了剧中杨震为民抗争的一幕幕精彩演绎。

        行有止,心中永存分寸底线。“天地有知明镜悬,做人怎能欺良心”,杨震“暮夜却金”和“四知”典故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,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良好家风传承的典范。《关西夫子》通过艺术表现手法,带观众穿越时空,重温那个历史片段。面对官场不良风气,杨震独善其身,感叹“难道不同流合污就不能在官场生存吗?”见到得意门生王密深夜送金,杨震坚决拒收并严厉斥责:你顶天而来,天知道;踏地而来,地知道;携金而来,你知道;赠金与我,我知道。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,怎么能说没人知道?“圣贤养我浩然气,共写天地大文章。”《后汉书》中记载,杨震“性公廉,不受私谒”。他在做官时,子孙常吃蔬菜、步行出门,他朋友就劝他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,杨震不答应,他说:“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,以此遗之,不亦厚乎!”杨震明大德、守底线,不仅把高洁品德作为遗产留给了子孙,也留给了华夏民族。

        有人说:“历史剧是历史与当代人的心灵对话。”《关西夫子》将深厚的历史内涵与强烈的现实感结合得恰到好处,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,让封存于历史中的典故散发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智慧光芒。(赵小冬 作者单位:江西省税务局党委纪检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