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主办:中共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纪委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监察委
       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        今天是: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廉政文苑 >> 正文

        365体育入口_日博365登录网址_365篮球直播吧

         【发布日期:2018-05-02】 【字号: 】  【关闭此页

       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 

          外婆又开始做春卷了。

          在锅里下一点点油,调小火,把海苔放在锅上,用手一点点撕碎,远远望去,就像淅淅沥沥下了一场绿色的雨。雨点落进锅里,越来越多,直到成为蓬松的一团“云朵”。外婆快速地把“云朵”抓了抓,海的香气顿时满溢厨房。

          这是外婆精心制作春卷的一幕。海苔当配料,是那种常年生长在礁石上的“虎苔”,至于主菜,则由当季最为新鲜的石头海蛎、豌豆、大头菜、卷心菜、三层肉等混合而成。待一堆“色彩斑斓”切碎后悉数入锅,还要再焖上两次……因外婆做春卷的方法承袭外公,外公姓林,于是我们自命品牌:林家春卷。

          林家春卷一般一年只做一两次:过年,清明。清人林兰痴曾赞美过春卷:“调羹汤饼佐春色,春到人间一卷之。”外婆深谙不时不食这个道理哩。

          林家春卷“横空出世”的日子,就是家里的节日。记忆中,做春卷前母亲都会提前两三天告知全家,勾起所有人的馋虫。而我一听到要吃春卷,就知道在香港的舅舅一家要回来了。

          食物也许是表达爱意最温和、深沉的方式。做春卷那天,家里人早早地聚在一起,择菜、洗菜、切菜,厨房里都是欢声笑语,每个人各尽所能。我负责采买最地道的贡糖,舅舅则把买回来的春卷皮趁热摊开,再对折两下叠成扇形,一张张垒起来防止粘连并方便大家包食。

          包春卷是个手工活,贵在“速度”。在平盘上摊开面皮,海苔以长条状在面皮下部铺底,贡糖碎依偎其上。两个汤勺打起主菜后相互一压沥掉汤汁,在贡糖碎上快速铺开,然后放上芫荽。接着大蒜根部蘸取甜辣酱,在面皮上方涂抹,随后将面皮卷起,左右两端相叠扣住主菜,再卷,直到成为白胖胖的春卷,一系列动作“行云流水”,方能保证面皮完整、“滴水不漏”。包好的第一卷,大家都会谦让一番,通常是“远方游子”“开张剪彩”。外婆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,在一旁乐呵呵地念:“萝卜如金菜如银,咬金咬银,岁岁平安。”

          时间就在一年年的“咬金咬银”里顺流而下,吃春卷的人群日益壮大。先是表哥带回来表嫂;然后是我带回来他;接着是表弟带回来弟媳妇……大家没敢告诉外婆,在没林家春卷吃的日子里,我们曾去不同的地方“解馋”,可最后一致认为,还是林家春卷最好吃。

          当然,每年的团圆也会让我们想念那些再也吃不上春卷的亲人,比如外公。扫墓的时候,外婆总是蹲在墓碑前专注又温柔,用布一遍遍擦拭外公的墓碑和墓台。

          吃过春卷,家里人又背起行囊继续赶路。今年弟媳妇没回家,看到我们吃春卷的视频食指大动,外婆当即下令:打包!于是,保温杯里装着面皮和杂菜,袋子里装上剁碎的海苔、芫荽和贡糖碎,林家春卷打上“飞的”直奔香港。

          目送林家春卷飞越香江,我又开始期待下一次“咬金咬银”的时候了。(福建省厦门市纪委监委 蔡怡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