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太原市专项整治“会所中的歪风”工作全面展开。此项工作旨在通过深入整治,消除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,巩固整治“四风”成果,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整治“会所中的歪风”是中央确定的今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,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太原市专门成立整治“会所中的歪风”专项工作小组,并下发《太原市整治“会所中的歪风”工作方案》,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等近20个职能部门参与。专项工作整治范围主要为历史建筑、公园以及文物保护单位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、宗教活动场所等公共资源中实行会员制的会所,以及只对少数人开放的场所和违规出租经营的场所。其中,违规出租经营场所是指违反公园、文物保护、宗教活动场所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等管理规定,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登记,擅自出租给个人或单位作为经营或办公的场所。
专项工作分阶段进行:7月16日至25日为调查摸底阶段,摸底对象主要为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高档餐饮、休闲、健身、娱乐场所和各类俱乐部、交流中心、接待中心、培训基地等;7月26日至8月5日为关转及监督检查阶段;8月5日至15日,为疑难问题处理阶段;8月15日至8月底,为总结巩固及建章立制阶段。
太原作为省会城市,党政机关与领导干部比较集中,特权思想、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容易滋长蔓延。据有关部门前期排查,确实发现一些历史建筑、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的一些会所存在违规经营等问题。市纪委指出,此前全市共有3万多名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作出了不出入私人会所、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、自觉接受监督的承诺。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工作的结束,有人认为“闯关”、“暂避”已经到了“头”,违规出入会所的现象很有可能抬头。
太原市纪委要求各县(市、区)、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,按照“组织领导到位、摸底调查到位、关转工作到位、核查处理到位、建章立制到位”的要求,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坚决防止明关暗开、明转暗不转等问题发生。(山西省纪委)